中国的绘画就从陶画和青铜器文饰的线条中诞生了。
(一)帛画、漆画和画像石中飞动的线条
中国的绘画在汉代以前,是依附于祭祀和敬神活动的器皿之上的,没有独立存在。这种依附性,也就造就了它的装饰性。由于这种依附性绘画总是在器皿的表面上进行,这也就决定了它的平面性。西方的绘画曾受到雕刻的巨大影响,这使它长期努力来改变画面的平面性,以便在一个平面上造成雕刻的立体感。雕刻在中国文化和艺术世界的地位,一直是边缘性的,它有两种存在,一是在墓穴的阴间,一是后来的寺院、庙宇。它从未在中国皇家的宫殿和士大夫、文人的居住环境中占据过重要地位。雕刻也从未进入过文人话语,文人们谈诗、谈画、谈文,但从不谈雕刻。画家们也就从未曾通过雕刻汲取造型和立体构图的元素。汉霍去病墓上的石雕,虽然气势恢弘,大气磅礴,但其造型却主要是借助于轮廓线的勾勒。这更进一步说明了中国艺术对线条的始终不渝的迷恋。